“大伯,好头脑,这个方法不错,多卖些。”韩鑫鼓励着老汉。
韩宅的炉子,在彭城及周边地区,迅速扩散,尤其是码头上的船只,原本是禁止烧柴做饭的,可现在有了炉子,韩鑫还特意给船只配上一块直径一米五的圆形铁皮,铺在炉子下面,也不用担心有有什么意外了。
随着船只的使用,络绎不绝的商贾闻到了商机,并不是大规模的引进炉子,而是仿制,炉子的工艺并复杂,但没有一副好手艺和工具,制作出来的炉子质量就不好说了,要么制作的慢,要么制作的差。
不管怎么说,这煤球炉算是流行起来了,然而让人嫌弃的是,这煤球不好仿造,而且仿造的成本要比韩宅卖的还要高,于是商贾们厚着脸皮来韩宅想买煤球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韩鑫也没想着霸占,便以五百两黄金出售二十套设备和技术,这些是民生项目,老百姓生活用品,而且早点放开也对整个自然保护有利。
商贾乐呵呵想拼单购买,每个人的想法都一样,一人买两三个,买回去找人仿造,可当他们拿着这些煤球机找到铁匠时,傻了眼,“这物件如果要做出一模一样的,恐怕要两三年光景。”
“啥?我在韩宅只等了三天,便拿到此物,你这厮居然说要一年?莫不是嫌钱太少?”
“回这位老爷,您就算把府衙所有铁匠都叫来一起做,至少也要一年,而且这里有些东西,恐怕做出来了,也用不了多久。你看这小小钢珠,各个颗粒均匀,任性极好,关键的是这些物件直接的拼接,紧密度是最难掌握的,也是最费时间的。至于说三天便可制作出来,某这铁匠一生,还未曾听说此等高人。”
“哼!技不如,直说便是,现在你听好了,此人就在彭城韩宅,三日内我们拿到的不是这一台器械,而是二十台!”此商贾气呼呼的甩了袖子走人了,吩咐了下人盯着这满嘴胡诌的铁匠,把器械安装回去。
之后又连续找十几人,几乎说词差不多,甚至还有人说太麻烦,不做。这商贾很诧异,联络了和自己一起买器械的人,问问他们有没有找到可以低价位仿造的人,结果等了半月,遭遇和他一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