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出品,必为精品。这不只是因为温家画师们的技艺高超,更因为画坊在每一幅画的细节之处,都用心至极。
纸,用的是泾县所产的生宣,温家画坊是大主顾,故而那里的秋月斋专程为温家供纸,价格公道不说,每季都还派专人来指导藏纸的工艺。润城地处江南,雨水慷慨,须得有特别的方式保存纸张,才不会发黄、霉变。
笔,用的是宣城所制的诸葛笔,锋豪尖锐,绘制人像时连未曾梳理妥帖的须发都能尽显飘逸,描摹花草时连那纤若指尖细叶的纹理都能随风轻颤,有人说温家的画铺陈眼前,见画之人均若身临其境。
墨,用的是徽州上好的漆烟墨,色“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香“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形“有的“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有称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
砚,用的是歙州的龙尾砚,堪称“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据说用这样的文房四宝作画,画师的心情也与寻常人不同,笔下有如神助,画出的成品真是别家无可比拟。
作完画之后,请工匠精心装裱,画轴优选上等的檀香木或是苏木,更有些达官贵人要求用玉石、牛角制成。然后将画卷封入麻布甚至丝质的画袋之中,客人前来取画,既体面好看,又能保全他们的隐私。
原来经营画坊学问这么大!安筱蕤最近一直在看画坊的进出货品的日志,发现每季度有大批的笔墨纸砚要入库,光是这些个盘点都是颇为耗时的活计,加之物料保存、总号与分号间的配送、人工的安排……一间分号的掌柜已是不易,倘若要把温家名下所有的人和物盘点清楚,真的是非人所能。所以当温彦君把这些一股脑儿教给她,并且要求用十日便了然于心,真让她倍感疲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