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吃早饭时,吴文华因为刚才陪余大洪散步时,忘记搭件外套出门,略着了点凉,轻微咳嗽了几声。
余兰香立马神经紧张地问:“阿华,你没事吧。”
“没事,吃粥呛了一下。”吴文华不带想地撒谎道。
余大洪冲他笑了笑说:“你也知道不让老婆担心。”
“呵呵,”吴文华笑道,“这都是像阿爸学习的。”
“人家吹牛不打草稿,你连拍马屁都不打草稿。”余大洪打趣儿道。
吴文华由衷地说:“说实在的,我真的感谢阿爸和阿妈,把兰香培养得这么贤惠!”
“打住,”余大洪夹了片萝卜道,“培养什么,书没念什么书,要说别的优点,也没有能上得了台面的。”
吴文华喜洋洋地说:“我瞧着她浑身上下都是优点,你看,兰香脑筋转得快,手脚又勤快,什么农活都能干,农村妇女中还有谁比得上?”
余大洪被吴文华的一顿猛夸给逗笑了:“要不怎么你们成了两口子?”
“阿爸,我可是说真的。”吴文华郑重其事地说。
“我没说假啊。”余大洪指着盘中的萝卜转而说,“萝卜还得猪油炒着才好吃,这竹香不懂事,用菜籽油炒,那萝卜的甜味就出不来。”
吴文华好像犯错一样,缩了缩脖子说:“我……我家没有猪油。”
“哦?”余大洪不免一惊,神色变得尴尬起来,忙改口说,“不打紧,不打紧,她厨艺不错,炒得好吃。”
两人突然陷入一阵沉默,吴文华很清楚这是岳父大人给他台阶下,懂得当面不揭人短。
吴文华把去年杀过年猪的肉大多都卖了,本来熬制的猪油准备留着自己吃的,听到有人买,也毫不犹豫地换成了钱。
于是就出现这种窘境,正月刚过,便只能吃菜籽油了。
高N县居民自古以食用猪油居多,吃不上猪油的人家大抵都是穷得揭不开锅了,而菜籽油大多仅限于用来煎鱼,或者炒炒米,或者炸油豆腐、煎豆腐片等等。
说起吴文华家的菜籽油,还是大哥吴文中过年前送的三斤。
俗话说得好,桥还桥,路还路,虽然一大家子人难免有些矛盾,但是吴文中日子过得红火之后,也没忘记老吴家的这几房亲戚。
过年前,给各家都送了几斤——三叔一家五斤,两个兄弟家则各送了三斤。
待余大洪放下碗筷后,吴文华正准备收拾,却看见大嫂白玲忽然从后门跑进来,激动地喊道:
“小叔子,赶紧去劝架,你二哥跟你二嫂打起来了。”
余大洪见情况紧急,只劝他快点过去,碗筷留给余竹香来洗。
吴文华匆匆跟着白玲过大宅去了,远远地便听见二嫂张翠红的哭喊声:“天呐爷哟,这只臭男客要打死人了!”
白玲催促道:“快点去吧,再晚恐怕会出事。”
吴文华飞快地跑向吴文国的房间,敲门才知门已经被他关紧,吴文华忙敲门喊道:“二哥,有话好好说,怎么打起来了呢?”
“我今天不打死你,我不姓吴!”房内传来吴文国狠毒的声音,随即又传来的是他用皮带抽打张翠红的声音,张翠红的惨叫声更加凄厉了。
这时,吴文国的小女儿吴明媛已经坐在堂前的地上哭成了泪人儿。
她边哭边叫道:“阿爸不要打阿妈,阿爸不要打阿妈……”
吴文华更加心急,猛拍门喊道:“二哥,快住手,快开门呐!”
吴文国住了手,朝着门外吼道:“阿华你少管闲事,我实在是气不过了!”
“什么事让你这样生气?跟我说一下,我帮你劝下二嫂。”吴文华忙问,试图稳住吴文国的情绪。
“你问你二嫂。”吴文国喘着粗气说。
“二嫂,你们这一大早的因为什么吵架?”吴文华又转问张翠红。
张翠红哭诉道:“你二哥当真不是个东西啊,他想拿钱都卷走,不要这个家啊!你说我能随他吗?”说完她又哭天喊地起来。
吴文华匆匆思考,只觉莫名其妙,问道:“什么卷钱走?二哥要去哪里?”
“还能去哪里?”吴文国声量明显降低了一些,“我今天就出身打工。”
“今天?去哪里?”吴文华这才算听明白了,两口子是因为这事情吵架,按说是好事,怎么就打起来了?
当然,吴文华一万个没想到二哥的行动竟然这么迅速。
“去广东,我都联系好了。”吴文国答道。
“那这个是好事啊,”吴文华适时劝道,“二嫂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你说是不是好事?”吴文国声量陡然提升,“这只死女客连路费都要卡着不拿给我,你说气不气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