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怎么这么多银行?”陈圆圆瞪大双眼,注视着一家家还在装修的银行。

工行、农行、建行、商行等等,进出的群体就非常的明显。

“诸夏银行是总行,其它的都是分行。

不可能整个海都的事情,交由一家银行全权负责。

明晰的划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以后我会允许,私人银行的成立、但他们都没有货币发行权!”刘江详细解释着。

银行必须要有总行(货币发行权、利率调节等),众多分行、处理不同行业的事情。

并不是说开一家银行,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事实上没有进入计算机时代,一切的数据都是靠着纯人工的方式。

十万人、百万人,这计算下来、可不是一家银行能够扛得起。

刘江推行私人开银行,主要也是分担一下庞大人口的压力。

现在要把银行的框架搭建好,接着金融圈的规矩设定好。

以刘江的定义为基础,私人银行给予的福利与优惠只高不低。

这就好比说,后世的手机行业。

菊花负责手机行业的价值,其它的贴牌公司负责捣乱。

当然菊花也做中低端的手机,只不过换了一个品牌而已。

刘江后续一样会开私人银行,自己给自己开一个养老的。

陈圆圆扫视着四周的街道,在路口那边见到了街道的名字。

“貔貅金融街?那个只进不出的凶兽貔貅?

夫君那边债券所、股票交易所是什么?”陈圆圆越来越好奇起来。

新颖的玩意层出不穷,不愧是精明商人的产物。

只要能够赚钱,就可以变出无数个法子出来。

“总共三条街道,第一条貔貅、第二条金龙、第三条乾坤。

毕竟我们不仅负责全国的金融,还有海外的金融。

所有的基础建设,都是按照未来最大规模建设。

反正人口方面能够保证,不会亏本的。”刘江牵着陈圆圆手,走到股票交易所。

有了工厂之后,实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起来。

但是商人手中的资金越来越缺乏,建一家工厂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其中的花费都是数十万白银打底,但还好保证收益巨大。

商人想要继续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一是找合作伙伴、二是找银行借贷。

第三就是选择上市,接着开始售卖自己公司的股票。

“苏强钢铁厂!苏铁钢铁厂!欲购从速哟!”街道处、门口边,皆有人叫喊着不同的股票。

陈圆圆呆呆的表情,注视着眼前的画面。

“果然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才一年的时间,竟然有着如此之大的变化。

在利益的推动之下,人们的效率会达到极限状态。”陈圆圆摇摇头,江南还真的变成了商人的江南。

自从崇祯帝推崇武夫治天下之后,读书人的地位一落千丈。

有干劲的读书人,一边读书、一边习武、争取早日上战场、杀个万户侯。

刘江心里很是明白,想要打造眼前的盛世、可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做到。

万千民众受益,他们才会开始主动的去推动社会的发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