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陈老爷特别叫一位家丁跑去赣州最有名气的八景楼打一道特色菜回来,这道名菜叫逆水泥鳅,据说每天要卖出上千份。它能卖到1元一份(注:元朝至元宝钞,1两白银=1元),要知道,此时普通人娶个媳妇也才只需5元,你说这菜卖得有多贵。可是仍然有这么多人抢着吃,可见当时赣州多么的繁华,水陆交通多么的发达。

原来,陈老爷非常痛爱陈观荷,要特别为她加菜,显示对她的贵宾待遇,不仅是因为他们同一个字头,而且是为了答谢陈观荷的好。据悉,大小姐陈叶梅当年才貌出众,十分仰慕已中年的文天祥,决意要嫁给她,即使做小妾也心甘情愿。可是正处多事之秋,文公偏偏又胸怀天下,没有心思搭理儿女情长,况且他已有家室,孩子成群,因而明确拒绝了小姐的情意。小姐十分伤心,人渐憔悴。幸好陈观荷这丫头过来了,整天变着法子让小姐开心,终于帮她走出了那段阴影。而且自从这丫头来到陈家,不但把大小姐从失落中重新拉回到活泼可爱的世界,而且玩劣的三少也能听她的话不像以前那么淘。

晚饭那时,老爷还批评家丁,为什么打个菜要这么久?原来他遇上三个野蛮的怪人插队,误了三道菜的时间。据他描述的这三个人,长得奇形怪状,手中还拿着吓人的家伙:骷颅头、吊着牛卵蛋的马鞭、一张肮脏的马皮。

回到房间,阿玉就把北蒙三怪的事说了。北蒙三怪曾来过阿玉家的将军府,也曾听父亲讲过,他们是忽必烈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忽必烈带着他们南征北战,立过不少战功,但三怪不爱当官,特立独行,游走江湖。

对毫无头绪的陈观荷来说,听到这个消息,就像得到上天馈赠的礼物,喜生一计,与汪儿阿玉商量是否可行,大家觉得依计拿下三怪不在话,于是他们改扮行头,趁着月色溜出陈家大院……

八景楼,贡江西岸,在这酒楼,赣州八景尽收眼底(注:宋时称“虔州”,元朝改称“赣州”),多少文人墨客,借着酒兴与美味留下了流芳百世的不少墨宝骚文。比如苏轼就曾留下《虔州八景》:

楚山澹无尘,赣水清可厉。

散荣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剃。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八景楼共四层,底下三层挤挤满了食客,到处加座,原来四楼被三怪包了。这北蒙三怪,长得怪,兵器怪,吃法也怪。为了尽兴,即使身无分文,也要一个排场,八景楼老板也是个知性之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爱这么折腾就由它去,大不了楼下多挤上几张餐桌而已。

三怪吃逆水泥鳅很过瘾,一份不够,就再来一份,每人整整吃了三大份逆水泥鳅。还骂骂咧咧:“妈拉个屁,这味只有天上有,比蒙古牛肉还过瘾!”

忽闻三楼传来琵琶声,很是过瘾: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嗨,谁家弹的?”三怪走下楼来呼叫。

“三位英雄,有何分咐?”小二赶紧过来挡住,好像生怕楼中的食客被这三个烂人吓跑。

“去,把那两个琵琶女叫过来!”

说话间,两位天仙般的美女飘至眼前,有诗赞曰:乌黑秀发柳叶眉,桃花杏眼照秋水;纤纤细步飘然至,嫦娥奔月裙带飞。

傻猪都晓得美女好看,何况是与马鞭相伴的男人。北蒙三怪见了美女,那声音都变软了:“两位仙女,兄三虽为粗人,但好嘈弦玉声,何不上楼弹上几曲?”

“看三位英雄豪气,依小女之见,足以赛关公之伟、比吕布之傲,实为当世少见之英雄怪侠。姐妹愿为英雄助兴,共赏赣江美景!”两女子把三怪捧了又捧。

“请!”三怪一位领路,二位跟在后面偷闻体香,那也是妥妥的二壶美酒!

上到四楼,坐在三怪的中间,摆开弹唱的架势,其中一位仙女甜甜地问:“三位英雄,先来一曲《铁骑飞奔》,激扬一下英雄气氛,如何呀?”

“想不到神仙妹妹知晓我大元铁骑进行曲,要得!要得!再拿酒来!”已好久没在千军万马中冲杀的三怪,听着歌名,心中就痒。

“来了!”刚才那小二吆喝着就提着二十斤夹酒走过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