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事很快的传扬了出去,因为李云成最近得罪的家族很多,所以怀疑范围很广。
而海县令也告诉李云成,刺客尸首摆出去多日也没人来偷偷举报。
而从各家那里去查也没发现少人口,尤其是仆人护卫更是重点查访对象。
刺客大摇大摆的漏出真容,估计就是源于每人能认出他的来历才有恃无恐。
对刺客没查出什么有效信息导致各家直接看出了李云成手腕不足,不足以控制住各个世家豪绅。
而明显投效了他的海县令和万县丞以及贺家那些家族也并没有对他真诚的投诚。
李云成对于东静县来说就是一个空降外来户。
哪怕他制定一些政令也能发出去,可真正的权利完全没有握在手中。
他在东静县各个职权部门根本没有一个他自己的人。
这一点李云成清楚,那些人也清楚。
李云成知道着急也没用,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一步算一步,控制力度是需要时间的。
而他现在抓的就是军权。
除了他自己本身有的61名男兵卒们,其中从寨子里救出来和那个村子带出来的75人,还有321名女子,其中又有不少还怀有身孕。
要和城卫,被罚为军奴的那五百富家子弟,以及新招募的兵卒们汇合在一起后重新划分。
兵卒一共五千三百多人!
李云成建制统称神威军!
总共分成五个卫军,每个卫军都统领一千到一千两百人。
而文三郎也被封为了神威军的右将军。
晨娘作为左将军,李云成自封神威大将军。
卫军统领称为都尉,下面管辖几团,每团200300人,团的职位为校尉,校尉以下设置旅帅,每个旅帅管辖100人,下设有管理50人的队正,队正以下是管理10人的火长。
整个东静县军制直接大变。
原本担当职位的人基本不动,主要是对新加进去的人的编制。
而对整理军队的任务李云成交给了晨娘和文三郎。
文三郎全名为文逸疏,尚未有字。
练兵管理归文逸疏来管,对下面各将士任免唐晨拥有很大的权利。
两人互相监督。
就是唐晨管人事任免,文逸疏管具体事务。
校场上五千多人排好队列站在一起特别的壮观。
下面到处都是交头接耳的,士卒们所穿也很驳杂。
有身穿戎装的,也有穿粗布烂衣的,还有身着锦衣的,不一而足。
李云成也没有穿甲胄,而是穿了一身窄袖锦缎劲装,很是潇洒。
五千多人,吃喝住宿方便,还有衣物等问题真不算小。
兵种也包括骑兵、步兵。
而骑兵又分为轻骑兵、重骑兵、骑射手。
步兵分为轻步兵、重步兵、器械兵、弓箭手、盾牌兵、枪兵。
因为只有五千多兵,所以训练内容也是所有士兵都要各科都学,然后再根据各自能力再去细化分。
东静县集合了原有的加上搜罗查抄的那些家族的马匹一共才不到四百匹。
还有一些牛、驴、骡子可用。
五千多兵绝大多数是新招募的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
如果把这支神威军拉出去打仗估计一上战场要不了多久就会溃不成军。
所以练兵就非常重要了。
而文逸疏直接就请了外援。
文家给他准备了一个“顾问团”,自然是他家自费的。
神威军中还有贺家等家族子弟,也分别担当文武职位。
除了许诺给他们的之外,还自己考进来一部分。
目前军中职位基本被各家子弟把控。
完全是因为他们“有文化”而已。
下层官职基本就是穷苦人家的杀出重围当上个火长、队正什么的。
而今天李云成先做的就是阅兵。
在校场上把所有人集合起来通过直播间把所有人录制下来。
站在高台上,李云成拿着个喇叭开始演讲。
喇叭声音一响,下面顿时开始安静了下来,比现代纪律维持的都快。
一个个都看向高台的喇叭,比对李云成的关注都高。
李云成:“所有士卒从现在开始不要说话了,保持安静!各位都尉管好自己负责的卫军。”
李云成不急不缓的开始说,无人机从各个方向开始工作,开始观测那些担当军职的人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态度。
准备好演讲稿的李云成把字幕投在直播间旁边。
重点讲了纪律、待遇,又鼓励所有人护卫东静县,保障东静县的安危。
只讲了不到二十分钟李云成就把喇叭交给了唐晨。
唐晨和文逸疏两人挨个发言。
在唐晨开始说话的时候,下面的兵卒们忍不住开始说起话来。
对于他们来讲让一介女子在军中任职也只在那些古人历史传说里听过。
最近的也就是开国长公主统军作战了,在此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女子能做到了。
当初的那些娘子军们也随着开国长公主的逝去而烟消云散了。
从此军中再无女兵!
唐晨作为走了后门,跟文逸疏同起同坐,没有半分信服力。
可她掌管着军中很大的实权,这就让各位将领们既不服气又感觉李云成过于儿戏。
阅兵过后李云成发现自己整天看不到晨娘了。
早上他起来后就发现晨娘去了军营,晚上还挑灯夜战记录一些东西或者查阅一些书籍。
而李云成在她旁边也得不到关注了。
李云成倒好一杯水递给晨娘。
“你先放在那里吧,我一会儿忙完了喝。”
李云成只能放了下去,凑近看晨娘在写些什么。
发现她写的是军中人的名单,每一个后面还标注身世背景,人际关系。
李云成一看就感觉头大,要知道把所有职位的人都这样整理,没有几个月是做不完的。
更别提,李云成还在一边的纸张上看到了下面交上来的核算粮草、兵器等各种物资的内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