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插话说:“驴子不会游泳,偏要下水,这才叫蠢驴。本人也吟诗一首:驴子游洛水,四脚拨浊波,伸颈向天喊,救命兮救命。”

曹丕和甄夫人闻诸葛亮吟讽刺诗,禁不住捧腹大笑。

现场的诗人们跟着大笑,咴咴咴……咴咴咴,笑过之后,接着一起学驴叫,叫声此起彼伏。

曹丕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声蠢驴,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说:“吾夫人也是诗人,大家不妨听她吟诗一首。”

甄夫人站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中,半带忧伤,吟诵出她心中的诗:“菖蒲生池中,绿叶何离离。如君行仁义,莫若妾自知。想见君颜色,感伤情纠结。思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诗一吟完,众人皆鼓动双掌,掌声不绝,喝彩声不绝。

诸葛亮既不鼓掌,也不喝彩,但在心里想,这才是真正的好诗,相比之下,那群所谓的诗人名士不过是尸人吟尸而已。

甄夫人吟诗毕,坐在鸾凤琴旁,纤柔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弄,一首高山流水如洛水悠悠而出。

琴声舒缓,划过蓝天,沿着洛水,一泻而下,把所有人带入心驰神往的仙境,琴声渐渐变得深沉,飞上远处的嵩山,在高山上盘旋,巍巍乎高山,洋洋乎流水,这才是真正的高山流水之音。

诸葛亮从琴声里听出,甄夫人用琴声表达了她这样的情感即她希望和曹丕互为知音,共赏高山流水,永远相亲相爱。

曹丕被甄夫人的琴声深深打动,激动之下,他没有计较那帮诗人的愚蠢,站起来,举起杯,对诗人们说:“曹某与夫人新婚,此次来洛水边游玩,也算是度蜜月的内容之一,曹某热情好客,敬大家一起喝一杯,来,干杯。”

洛阳名士们正想攀附曹丕这样的权贵,哪能敬酒不喝喝罚酒?一听曹丕之言,一致举杯,干干干,全部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曹丕的侍女们带来了大量的酒,一杯喝完,曹丕命令侍女们给在场的所有诗人赐酒一杯。

诗人们本已喝了太多的酒,已有七分醉,再加上喝了曹丕恩赐的美酒,已接近九分醉了。

司徒登年迈,不胜酒力,但见甄夫人的仙姿仙态,为色所迷,仍忍不住要喝酒,他从洛水里捞起一杯,走到甄夫人面前,用迷离的眼光看着她,口齿不灵便地说:“甄夫人,你真美,美得老朽想学驴叫,老朽敬……敬……敬你一杯。”

甄夫人站起身,举杯与他一碰。

司徒登受宠若惊,将一杯酒一饮而尽,此时他已烂醉如泥,眼光变得色迷迷,盯着甄夫人,由于脚步不稳,身子便轰然向甄夫人的怀里倒去。

曹丕一见大怒,这还了得,这老匹夫行将就木,竟然想倒在自己的夫人怀里,他一站而起,将司徒登用力一推。

这一推,可就大事不妙了。

司徒登被推得向洛水边跌跌撞撞地退去,一步,二步,三步……噗通,跌进了水中,溅起好大一朵浪花。

李甫见自己的老师司徒登落水了,将杜白一推,说:“杜兄,你还不下水救恩师。”

噗通,受推力把持不住的杜白落水。

杜白在落水之际,扯了喝得大醉的李甫一把,结果,李甫跟着杜白落水。

洛水在流动,一下子就冲走了三人,三人并没有立即沉入水底,而是一浮一沉地大声呼救:“救命,救命,救命啊……”

曹丕毕竟是权贵,断然不肯下水救人,同时,他令出如山,没人敢不服,他听见救命声,瞪着岸上其他诗人,大吼一声:“你们这帮蠢驴,还愣着干什么?快下水救人!”

其他诗人不敢抗命,同时,已喝得九分醉,听到曹丕的命令,便噗通,噗通,噗通,一起跳进洛水里。

谁知,他们是书呆子,根本不会游泳,一跳入水中,自己反而被洛水冲走了。

呜呼,在洛水边开诗会的诗人名士全部葬身洛水,被洛水吞噬,尸体喂鱼。

曹丕虽然只有18岁,但在15岁时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在军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眼前这群诗人只会学驴叫,只会吟歪诗,在他眼里一文不值,所以,他不但不在乎他们的生死,反而怪他们落水扫了自己的雅兴,在这群诗人死不见尸后,带着甄夫人登上马车,在一群侍女的簇拥下,恨恨离去。

诸葛亮伫立在洛水边,这群诗人的死亡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想:儒生分两种,即君子儒和小人儒,君子儒忠君爱国,守护仁义,憎恨邪恶,务使自己能泽及后世而小人儒则专务雕虫,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文中实无真理,心中更是毫无治国良策。

后来,他把这种想法说出来,舌战东吴群儒,群儒皆垂头丧气,夹着尾巴,大败而退。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