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回家清闲了两天,第三天,诸葛均邀他去钓鱼,钓鱼是隐居生活的内容之一,诸葛亮以前就垂钓过多次,这次既然弟弟邀请,他就欣然前往。
兄弟二人带着鱼竿,走出草庐,向一条小河走去,路上,诸葛均腰间还佩着一把刀。
诸葛亮问:“钓鱼还带着刀干什么?”
诸葛均回答:“如果路上遇到凶兽,可以用刀杀兽,如果我们中午野炊,可用刀剖鱼。”
诸葛亮说:“看来钓鱼还带着刀,刀起不少作用。”
诸葛均说:“说不定,我们遇到坏人抢鱼,刀还可以帮我们杀人。”
诸葛亮微笑着,和弟弟诸葛均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小河在阳光下闪烁,水草像丝绒似地织满河滩。
兄弟二人分开而坐,相距几丈远,坐在河边,诸葛亮举起鱼竿一甩,系着鱼钩的丝线向水里抛射,挂着香饵的鱼钩沉入水里。
鱼漂浮起,诸葛亮静静等待鱼上钩,想起姜子牙在渭水垂钓的往事,商朝末年,纣王暴虐荒淫天下,天下大乱。姜子牙出身低微,但满腹经纶,听说周文王礼贤纳士,便到渭水垂钓,等待周文王经过此地。
姜子牙的鱼钩是平直的,钓杆离水面三尺高,一边钓鱼一边说:“姜某钓鱼,愿者上钩。”
一名樵夫见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钩钓鱼,嘲讽说:“像你这样钓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我钓的不是鱼,是王侯。”
果然,周文王经过渭水,见到姜子牙奇怪的举动,很纳闷,就上前和姜子牙攀谈,在谈话中,发现此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兵法和治国之道。
于是,周文王返回王室,斋戒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前往渭水,聘请姜子牙为军师,辅佐自己灭商。
诸葛亮一想起姜子牙,几年前就附身于他体内的姜子牙就窥见了他的心事,说:“刘备乃汉中山靖王刘胜后代,乃当今汉室宗亲,是当世英雄,你且耐心等等,两年后,他自会上门请你出山,辅佐他成就霸业。”
诸葛亮问附身于他体内的姜子牙:“刘备可比周文王否?”
姜子牙回答:“稍逊风骚。”
诸葛亮摇摇头,不相信刘备有周文王的雄才伟略,继续钓鱼,见鱼漂一动,他一提鱼竿,丝线扬起,钓起一条两尺长的鲤鱼落到地上。
几乎与此同时,诸葛均钓起一条一斤多重的青鱼。
诸葛均站起身,把钓起而落在地上的鱼捡起,放进鱼篓里,对诸葛亮说:“大哥,我们中午就在河滩上吃烤鱼,晚上回家吃红烧鱼。”
正说着,一名恶少带着一群奴仆,沿着河滩,向诸葛兄弟耀武扬威地走来。
这名恶少一到诸葛均面前,唰地展开手中折叠扇,摇了摇,说:“某姓莫,名凡,字不凡,这里的天是莫家的天,地是莫家的地,水是莫家的水,鱼当属莫家。”
然后,他将折叠扇一收,对一帮奴仆说:“将此二人的鱼篓提走,鱼归莫家了。”
诸葛均站在鱼篓边,用脚一跺地面,跺得大地一颤,吐出一声惊雷:“谁敢抢鱼?抢鱼者死。”
奴仆们被诸葛均的气势震慑住了,一时不敢动手。
诸葛亮走近莫凡,说:“天神地神掌管天地,天地何时轮到莫家来掌管?莫公子,请回去吧。”
莫凡猛然伸手,向诸葛亮一推:“你算哪根歪脖子柳树?来管老子的事,你给老子滚回去。”
这时,诸葛均身子飞起,平空而射,双脚向莫凡蹬来,砰砰,两脚蹬在莫凡的胸前,将他蹬得横飞几丈远,摔在地上。
莫凡从地上爬起来,对着一群奴仆大喊:“狗奴才,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动手杀了此人?”
一群奴仆向诸葛均围拢上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