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的尽头是桃源村里的一座庄院。

庄院前竹篱青青,绿草如茵,一条小溪从庄院右侧流过,一架水车把溪水截为两半,溪水的一半流入庄院旁边的沟渠,另一半流向庄院后面的菜园。

无疑,当初村民见到黄月英家的庄院前的水车后,央求她帮助村里请来的木工制作水车,架设在田野上。

诸葛亮走进桃源村后,直入庄院,大声叫唤:“请问黄老先生是否在家?”

话音未落,黄承彦出门迎接孔明,大笑着说:“老朽等候你多时了,请进!”

堂屋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诸葛亮和黄承彦在堂屋里分宾主坐下,两人面前是一张桌案,桌案上放着酒菜果品。

黄承彦礼节性地请孔明小酌,两人觥筹交错,开怀畅饮。

孔明饮过几杯后,放下酒盏,说:“黄老先生提亲之事,晚辈仔细考虑过了……”

黄承彦不等孔明说完,打断他的话,说:“提亲的事暂时不急,不急,你先熟悉熟悉黄家的环境,喝酒暖暖身再说。”

孔明听他如此说,也就不好意思再提婚事,低头喝了几杯酒,好像听到石磨转动时发出的霍霍声。

他抬头问:“黄老先生,贵府上好像有石磨?”

黄承彦哈哈一笑:“你有没有兴趣参观石磨?”

孔明说:“请带晚辈一观。”

黄承彦起身,带领孔明到了他家的磨房。

这间磨房占地面积约八十平方米,四壁粘着厚厚的白粉,但地上被打扫得很干净,磨房中间安置着一台石磨。

石磨有上下两块,上面一块一尺多厚,压在下面的磨盘上,上面一扇石磨上面有一个孔眼,麦粒通过这只孔眼溜下去,在转动的磨盘之间反复压磨,再从磨口里流出来。

一般说来,上面一块磨盘伸出木柄,木柄被一根绳子系住,绳子的另一端套在牲口上,牲口拉套绳,拉转石磨。

然而,眼前的情景令诸葛亮大吃一惊,拉动石磨的牲口不是驴子,而是一匹木马。

木马即是木制的马。

木马的形状与真马无异,其木质头高昂,木质四腿圆实敦厚,在地上笃笃地行走。

如果说木马拉磨是一奇的话,那么木马由木人牵着转动,则是第二大奇观了。

木人高一米五左右,圆形的头上有着一双眼睛,那双眼睛是用刀刻出来的,刀刻出双眼后,用毛笔在眼眶内点上两点浓墨,这样木人的双眼就闪烁着幽幽黑光。

木人双手和两腿由上好木料制成,手腿与木质身体相连处是铁臼,即木手和木腿的上端插入铁臼里,与木人的身子相连。

木人牵着木马转动的时候,木人的木手和木腿发出轻微的吱吱声,这是控制木人的机关运转的摩擦声。

木马由木人来牵动,木人则不需要真实的人来控制,它自己行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