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路返回,很快回到养心殿。

这里是他的书房,也是他经常批阅奏折的地方。

他带兵打仗一辈子,原本是个大老粗,大字都不识几个。

可当了皇帝后,却不得不学习。

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却能将百官的奏折,处理的如鱼得水。

“蒋琐?”

突然。

老爷子低喃一声。

很快,一道如影随形的身影快速靠近,来去无声,却身穿锦衣卫指挥使的官服。

他是锦衣卫设立之后的,第二任指挥使。

当年的第一任指挥使毛骧。

早在破“李善长、胡惟庸”案后,就紧随而去。

接下来,便是他成为了“天子手中刀”!

“蒋琐,刚才在咱三孙儿府中,你可看到了更多的那玩意?”

说着,朱元璋看向旁边的桌子,正是被布帛包裹着的两块金砖。

提及此事。

这位向来以侦查、破案、情报为“拿手本事”的锦衣卫指挥使,却罕见的露出了一抹“迷茫”。

“启禀陛下,说来很奇怪,在您发现那些……金子之前,臣没发现三皇孙的院落有任何怪异之处?”

“哦?你竟然没发现?”老人奇怪的看了蒋琐一眼。

后者露出一抹惭愧、一抹惊慌,“臣惭愧!”

“看来,这三孙子还是不简单啊……”

老人再度喃喃一句。

“陛下,要不要臣去查?”

老爷子犀利的目光顿时望了过来,他没有什么态度,只是反问了一句话。

“你要查咱孙子?”

“臣不敢!”

“罢了。”不知道为什么,老人此刻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他来到孙儿的院落。

那个常年惧他如虎的孙儿,心里鼓足勇气想要自己留一会儿,然后亲手去做一些小菜给自己品尝的场景。

想起那孙儿端过来饭菜的模样。

老人的心里就闪过一抹柔和。

这是久违的,也是他朱元璋最不愿意舍弃,年老最希冀获得的“亲情”!

“咱倒要看看,那孙儿到底要用什么办法能暂时稳住灾民!”

“真要做到了,对咱来说真是大惊喜啊!”

“还有,咱总觉得,这孙儿随着父亲去世,也长大了,会做事了。”

老爷子摸了摸自己的嘴巴。

不知不觉的,竟是露出一抹欣慰笑意。

想着孙儿和自己吃菜,想着孙儿谈论“四民之策”,又想起孙儿最后信誓旦旦,和自己异口同声的那五个字。

不知道为什么。

这位老爷子,总觉得这位很久没相处过的孙儿,现在裹了一层迷雾。

藏得深,他看不透!

“不过……却很好!”

朱元璋笑得越发开怀!

“对了,今天的事情……”老爷子沉吟了一会儿。

蒋琐试探道:“臣需要封锁消息吗?”

“不!封锁什么?”

“传出去……传的越像越好,越夸张越好!”

……

……

与此同时。

东宫。

“什么?金子?”

“在朱允熥的院里发现了金子?”

此时此刻,一身素白的吕氏,满脸不可思议的站了起来。

在她面前。

正是刚刚才打听回来的宫女。

“是,太子妃!”

“怎么可能?那小杂种怎么会有金子?这些年攒下来的?”

吕氏先是吓了一跳,转而露出一抹鄙夷。

“是听说朝堂风波,还有灾民四起的言论,所以用这种小把戏糊弄老爷子?”

“呵,几两残碎金子,想着交好老爷子!”

“浅薄手段,那小子活该一辈子没出息!”

“不过,看来他也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了,哼!他一个没爹没娘的小野种,也配和我们允炆比?倒是他身后的淮西勋贵,是个大麻烦!”

在自己的私密场所,吕氏言行无忌。

只是,面前的宫女却一脸纠结。

而后才缓缓说道。

“太子妃,不是几两残碎金子。”

“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