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稍加挑拣,只将那些“春媚膏、情幻粉”之类别到一边,把货架上的物品囊括了大半,而后笑道:“出去算账吧。”

胖掌柜想不到今日遇上了一个有钱的“冤大头”,赶忙改变了称呼:“少爷果然大气,今日一定给您九折,九折啦......”

出来拢帐,总价超过了五百银币,张正恺掏出五枚金刀扔在柜台,道:“折扣之数就不必找了,算是请掌柜的喝茶。”

“多谢少爷慷慨!”

胖掌柜笑开了花,两只眯眼被脸上肥肉挤得都没有缝儿了。

走出店铺小门,前方不远有一处古香古色阁楼,阁顶阵阵药香缭绕,门匾写着“回春丹坊”四个大字,正是东大街出售丹药的最大药房。

张正恺护持车队山地行走,身受重伤是蛮镳以飞蛮部药丸治疗,想到自己今后浪迹九州,难免打打杀杀,也该自备一些疗伤药丸才好。

而且,用以淬炼精元的“血气引”已经所剩无几,若能购得此药当算幸事。

走进药房,看见里面抓药的看病的人还不少,坐堂的老先生正闭眼苦思,一旁的病人满脸焦急,药铺里几个伙计在忙个不停。

张正恺没理会许多,自行四顾看了一会儿。

丹坊柜台有一圈木格子,摆放着一个个小巧的葫芦,写着不同丹药的名称和价格。

各类止血疗伤、补肌续骨的药丸倒是不少,价格也算不贵,张正恺花去几十银币便买到了一大包,只可惜没看见那种猩红色的“血气引”,却是遗憾。

正要向一个伙计询问,见得一位衣着褴褛的六旬老者进了药铺,一手拎着背篓,一手牵着一个七八岁女童,很是碍眼。

药房伙计见状,别过张正恺迎上去,恶声发问:“来卖药材的?”

面对穷苦山民,本自面善的药房伙计竟然换上一脸凶相,只吓的小女孩一跳,忙躲在老者的身后。

卖药老汉赶忙点头,陪着笑脸回话:“小掌柜的,老朽来贵店卖过多次草药了。”

“嗯?”

伙计目无表情,指了指柜台里侧地面,大咧咧的吩咐:“都倒出来吧,山中老叟笨手笨脚的,还能采到什么好货。”

张正恺被晾在一边,看着药房伙计那张丑恶嘴脸,心中不免感慨,世态炎凉,小人作祟,人心不古啊!

采药老汉将背篓里草药小心取出,放在地上摊开,药铺伙计一手拿着杆秤,一手翻弄着地上草药,漫不经心的秤量起来。

“火石藤斤半,叶少藤湿,减二成,计一斤二两。”

“鱼腥草二斤三两,叶小而根潮,减三成,计一斤六两.....地龙果......减一成,计一斤二两......”

可怜的老人面带讨好笑着,内心却是肉痛不已。

这些都是自己亲手晒干的上好药材,怎会到了药铺就变得如此不堪?如此,买回一月口粮后,想再给小囡囡扯一身花布,都是不可能了。

最后,老汉接过两枚银币,还有一大把铜角子,满眼的无奈。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