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总管传旨!”

朱桢淡笑,宣布了这三大国策。

——【卧槽!卧槽!卧槽!登基第一天,就进行三大改革,这是大动作啊!】

——【我预感到,主播是改革流选手,极有可能大明将起飞了!】

——【说实话,朱元璋设计国家制度,是真的拉胯。】

金銮殿内,朝会结束。

朱桢没有第一时间去缉捕朱标朱棣、徐达等人。

因为,这些人迟早会蹦出来,到时候收拾不晚,监视就行。

现在他的最重要的使命,便是整合京城的各方力量。

获得常遇春、蓝玉、傅友德等禁军、城防军的支持,只是第一步。

如果再获得文官们的支持,那便可傲立于朝堂。

明初这一批文官,简直是治世能臣。

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这些人很厉害,而且好掌控。

朱桢曾经仔细研究过大明的历史。

大明虽废丞相,实行内阁制度。

可是内阁制度,大大削弱了后世皇帝的皇权。

嘉靖、万历皇帝,想要安排亲信进内阁都不信,想要改立太子也不行,想要一言独断更不可能。

看似大明中期,大明皇帝可以杖杀文人集团、派出锦衣卫、建立东西厂,可这恰恰证明了皇帝的无能狂怒。

但凡。

大明皇帝有其他办法,至于杖杀对方吗?

这一切根源在于文人集团们抱团。

为什么他们会抱团对抗皇帝?

完全是,大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设计的制度简直不合理。

首先,官员贪污六十两要处死刑。

并且每三年有一次京察,如果你是个官员平日兢兢业业,然而有一次出错,那么你平日所做一切都会被否定。

故而,官员们一定会互相抱团,官官相护,并且形成文人集团,对抗皇帝。

朱元璋对于官员的惩罚地越重,故而大明官员们更加抱团对付大明的皇帝。

现在。

朱桢要从根源解决这一切!

株连官员很简单,可是设计王朝制度这需要惊人的脑力。

老朱一个泥腿子打江山有一套,设计制度就差许多了。

——【哇,我居然能看到主播的心声!】

——【确实,明朝废除了丞相,可是依旧有内阁制度。内阁制让文官互相抱团,对抗皇权。】

——【在古代,丞相权力来自皇帝,所以丞相要听皇帝的。而内阁制的选拔,来自内阁,皇帝无权过问。所以内阁大学士们,根本不需要看皇帝的脸色。】

——【除了朱元璋与朱棣,其他大明皇帝都可怜啊。】

取消军户、民户之别,继而朝廷拨款,培养军队。

皇宫玄武门处,守城士卒闻讯议论纷纷。

“张三,你知道了吗,大明的天要变了。”

“六皇子......是陛下居然推行募兵制,方才我从百户那边领了三百文钱。”

“是这个月的当兵俸禄呢!”

李二美滋滋笑道。

张三闻言不敢置信:“三百文?那可足够你们一家三口吃一个月,并且顿顿有肉。”

“咱们的这位陛下,简直太好了。”

“这募兵制可比卫所制好多了。”

“太皇时,让咱们这些军户,自己训练,自己种粮食,他娘的哪有那时间训练啊。”

“平日五分之四时间都在种田,只有一点点时间空闲,可种田累死了,谁还想训练去呢。”

此言一出,得到底层禁军们的肯定。

以前当兵,没有工资,还要自己种田负责开销。

现在当兵,每月领工资,简直爽歪歪啊。

一时间。

禁军对于朱桢的好感度,直线升。

张三忽然疑惑:“咱们这位陛下刚刚登基,哪来那么多钱?”

李二:“陛下是动用了太皇的内库啊。”

——【哈哈哈哈,666,主播牛批!抄家,抄到朱元璋的头了。】

——【募兵制才能训练精兵,而卫所制只会养出一群农民。】

......

这一次改革后。

禁军、城防军都得到了部分俸禄工资,没有人不是拿命支持朱桢。

谁想推翻朱桢的政权?就算是朱标也不行!

不仅他们,连文官集团也大受裨益。

首先。

朝廷废除了官员贪污六十两就处死的死刑,其次是所有文官工资加倍!

这个消息传到了文官们的府邸内。

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文官,以及刘伯温等江浙文官耳边。

刚开始他们怀疑耳朵出错了。

在大明,文官居然工资可以加倍???

随后,听清楚后,他们无不是感激涕零啊。

特么的,终于来了个正常的皇帝。

宋朝的时候,那些官员俸禄是历史最高,动不动每年都是几千几万两白银。

可是他们呢?

好不容易推翻了元朝,然后就被朱元璋进行恐怖的统治。

大家这些文人,努力造反,并且为国家殚精竭虑,不就是想出人头地,过更好的生活。

可你朱元璋怎么搞的?

居然官员们的工资是历史最低,并且不允许贪污,这是把官员们往死了逼。

对此,李善长等官员有不满的情绪。

可是没办法。

朱元璋是看谁不爽就杀的狠人。

如今感觉到六皇子逼迫朱元璋退位,并且登基称帝。

文官们没有义愤填膺,反而是拍手叫好。

加朱桢的政策颁布,文官们觉得这简直是仁慈之君啊。

李善长对胡惟庸笑道:“这六皇子,刚刚登基,就拉拢咱们,确实是让咱们心动啊。”

胡惟庸回应:“今晚,咱们是否要派家眷入宫参加宴会?”

李善长坚定不移说道:“当然!”

“老夫虽然不知道为何,大明武将们都投靠六皇子,但是仅凭他的一份魄力,老夫想要支持!”

胡惟庸一脸疑惑,他的老司李善长,究竟为何如此支持对方呢。

此刻李善长已经是百官之首,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原来。

今日清晨淮西武将蓝玉、常遇春等人,捎了一封信给李善长。

李善长看完,面色大变。

原来他也从蓝玉等人口里知道了,朱元璋会屠戮功臣的事情。

他李善长当然知道,自己绝对会成为朱元璋第一个开刀对象。

朱重八,你既然不仁,休怪我不义!

反而登基的朱桢,对于大家都是仁厚对待。

——【明初时,文武力量,十分均衡。可是洪武年间,屠戮功臣,并且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彻底没话语权,文人开始控制朝政!】

——【我服了,主播这是彻底要架空老朱啊。】

——【当文武大臣都投靠主播,朱标朱元璋拿什么反抗,拿什么复辟?】

......

各个文官府邸,但凡是有官职在身的官员们,都陆续收到了朝廷的补贴钱银或食物。

像李善长、胡惟庸这样的丞相,多的话有几百两。

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官,也会有几斤猪肉或是鸡肉补贴。

嗯......这些都是朱桢掏空了朱元璋的小金库,赏赐给所有人的。

反正不是他掏钱,一点也不心疼。

大明皇宫旁的一个犄角旮旯巷子内。

如千千万万家庭一样。

中年男人正在挑水,女的正在洗菜做饭,旁边还有八十岁老母,更有两三个孩子嗷嗷待哺。

“你个没用的东西,好歹是正四品御史,怎么就带回来这么一点米!”

女人喋喋不休叫骂着,眼中噙着眼泪。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