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言做过什么事情呢?

身为东宫官吏的他,在玄武门之变后,逃到突厥投靠了颉利。

然后他就劝说颉利搞中央集权,搞统一税收、统一征兵等等。

颉利是个权利欲非常强烈的人。

对东突厥内部势力林立,薛延陀、回纥、铁勒等附庸掣肘,早就心有不满,想效仿大唐搞中央集权。

两个人可谓是一拍即合,在东突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可想而知,那些利益受损的部落首领们反应是何等激烈。

再加上那几年气候反常连年天灾,东突厥分崩离析。

薛延陀等部直接转投了大唐,突厥内部很多部落和大唐暗通款曲,出卖颉利的信息。

得益于此,大唐准确掌握了颉利的动向,为李靖的奇袭提供了先决条件。

所以,赵德言简直就是反向抗突第一人。

当牛师友得知他的身份后,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原本历史上你试图在东突厥搞中央集权,那我就强化一下你的这种思想,让你干的更轰轰烈烈一些。

他的计策也很简单,就是使劲赞美中央集权的好处,贬低突厥现有制度。

吕才扮演的就是这么一个角色,他详细介绍了两个势力的国体区别。

大唐中央集权,官吏都由皇帝委派。

国家统一征税,统一征兵练兵,整个国家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看似弱小,实则强大。

突厥实际上就是分封制度,部落首领就是一个个诸侯王。

自己收税,自己征兵。

颉利这个可汗想做什么,都要经过他们允许才行。

所以突厥的力量是分散的,看似强大实则弱小。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大唐必胜,突厥必败。

为了让自己的理论更加有说服力,他还举了一个例子。

“匈奴你知道吧?当年是何等的强盛,白登之围让汉高祖颜面丢尽。”

“可最终还是败给了大汉,为何?就是因为国体不如大汉。”

“原本大汉采取的是郡国并行制度,那些封国不服朝廷,一直拖后腿。”

“文景二帝屡次削藩,景帝平定七王之乱彻底打垮了诸侯王,让朝廷实现了大权独揽。”

“之后汉武帝才能动用全国的力量与匈奴决战,取得了最终胜利。”

隔壁原本愤愤不平的突厥人,都变得目瞪口呆起来。

赵德言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牛师友突出一个不服输:“孤例不为证,此事说明不了什么。”

吕才冷笑道:“好,那我就再说个例子,让你心服口服。”

“前晋你可知晓?当年晋武帝扫平六合建立大晋,是何等的强盛。”

“可是他竟将宗室分封在天下各地,以至于有了后来的八王之乱,耗尽前晋最后一分元气。”

“堂堂天下之主,竟为一群丧家之犬般的蛮夷所败,不得不南渡苟延残喘,为天下耻笑。”

“如何,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牛师友支支吾吾的道:“我……我……你欺负一个小孩子算什么,你等着,我回家找耶耶来和你分说。”

吕才不屑的道:“小儿辈果无赖也,我不与你一般见识,走也。”

话说完给敬恒言使了个眼色,背起牛师友快步往外走。

刚下楼就看到李泰带着几名侍从走了进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