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较长、窄、平刃、弧度更小的长方形掀面,适合用来向下垂直挖土,坚硬的土层也能踩下去,撬起来。

罗云打算做能向下垂直挖坑的骨掀,现在就需要这种。

牛马的肩胛骨宽二十厘米左右,宽度适合。

只是形状是三角形,面积小,挖坑效率低。

骨头较脆,不能撬,一撬就断,挖坑效率更低。

肩胛骨需要和长木柄绑起来,需要打孔,不知道直接用尖锐的石锥能不能一下子敲好孔?

合适的肩胛骨不多,不能浪费。

罗云找来一个后腿肩胛骨,后腿的肩胛骨更小,不适合做骨掀,先用来试验。

杆杆打制石器时,敲下来很多形状各异的碎石,其中有长一点的石条。

拿来把一头磨尖,两根木棍夹着放在后腿肩胛骨上,让人用石头砸。

一石头砸下去,尖锥石头把肩胛骨冲破了,旁边也裂开一些,试验失败!

得打孔,需要做手工钻孔工具。

好麻烦,就那么几个孔,专门做工具也太费事了。

干脆用石锥凿!

骨头又不是特别致密,石锥尖头抵着,轻轻用石头敲石锥,一点点敲出来。

结果一试,还真行,半小时就凿通一个孔!

其中还有近一半时间用来磨石锥尖了!

石头嘛,没有铁好用,磨损碎裂比较严重。

凿通后,再稍微磨一下,把孔磨圆磨光滑。

肩胛骨锐角这边打四個孔,左右各两个。

木柄找硬木,找到一根榆木棍,截成一米六长,去皮。

榆木棍有点弯曲,直接烤的话烤不透,容易烧起来。

那就和一点泥,把要烧的地方用泥裹起来,既有热度,又不会烧坏。

烧一会儿,泥烧干了,加水润湿。

烧二十分钟后,试着折一折,软了,插进石壁裂缝中修直定型。

两头烧碳化,磨圆滑,整体磨光滑,木疙瘩磨平。

抹上鱼油,来回边烤边用小块兽皮摩擦,上油包浆。

光滑的木柄用起来方便手换高低位置,包浆后不容易打滑,更不容易把手磨出水泡。

粗的这头削掉三分之一厚度,削出平面。

肩胛骨连接处磨平,和木柄的平面贴合。

肩胛骨当刃口的这边,磨平磨出刃口,刃口角度大,厚,不容易崩刃。

木柄贴合处上方一点,前后削磨出两个小平面。

截下来的榆木截成二十五厘米长,石刀从中间破成两半。

两半的中间位置都削磨一点槽,裹上泥在火上烧软,插进石壁裂缝处折弯一点,把槽扩大一点。

两半榆木片夹在木柄与肩胛骨贴合处上方,预留出来的平面位置,用兽皮绳绑紧,用来踩。

铁锹可不是手压着插进土里的,而是脚踩下去的。

骨锹同样,肩胛骨是三角形,上方没有横着的脚踩处,就绑根木棍当脚踩处。

木棍较粗,还不容易踩疼脚。

就是不怎么结实,担心歪掉。

兽皮细绳挂在弓上,卡在训弓模板上拉满弓,让兽皮细绳的延展性拉完。

然后兽皮细绳穿进肩胛骨孔里,把木柄交叉绑紧。

到此,一把挖坑用的骨锹就做好了。

有刃口,有宽面,有脚踩的,有光滑的木柄。

在山洞角落土不瓷实的地方试一试,脚踩的木棍容易向下歪,一脚下去能挖十厘米深。

效率还可以,铁锹一脚下去能挖二十多厘米,差一半能接受。

一般习惯踩右边木棍,总是歪下去可不行。

罗云干脆给肩胛骨右侧凿两个孔,再找一截短榆木棍,绑在孔上和右边脚踩的木棍上。

把右边脚踩的位置至孔的位置,用短榆木棍撑起来,这样就踩歪不下去了。

第一把骨锹做好,第二把骨锹材料准备了一半多,杆杆和大头、虫帮忙做的。

第二把骨锹木柄长一米二,适合在不大的深坑内挖土,木柄短一些,在深坑内转的开。

用的马的肩胛骨,更宽大一些,更适合平铲土,把土铲起来扔出坑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