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秋末,寒风已经开始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家名为“惠民杂货店”的小店,店主是一位名叫老陈的中年男人。他的杂货店经营着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生意虽能维持生计,但也面临着诸多竞争。
老陈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知道如果一直守着这些老旧的商品,店铺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一天,他坐在店里,看着寥寥无几的顾客,心中满是忧虑。这时,他的老朋友老李走进了店里。
“老陈啊,你这店里怎么这么冷清呢?”老李皱着眉头问道。
老陈叹了口气说:“老李啊,现在市场变化太快了,我这些东西都没什么吸引力了。我得想办法引进些新产品才行。”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引进什么新产品可得好好研究研究。”老李点头说道。
老陈开始四处打听消息,他去了城里的各个集市、商场,还向一些供应商打听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在一个小展销会上看到了一种新型的节能灯具。这种灯具外观小巧精致,而且据说比传统灯具节能百分之五十以上。
老陈眼睛一亮,他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新产品。他走向展销会的摊位,摊位前站着一位年轻的销售员,名叫小杨。
“你好,这灯具真有那么节能吗?”老陈问道。
小杨自信地回答:“大叔,这绝对是真的。这是我们公司新研发的产品,采用了最新的技术。现在人们都讲究节能减排,这种灯具肯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老陈拿起灯具仔细端详着,心中盘算着。“那这灯具的价格怎么样?我要是进货的话,成本会不会很高?”
小杨笑着说:“大叔,我们公司为了推广这个产品,初期的进货价格很优惠的。而且您想想,现在电费这么贵,顾客买了这种节能灯具,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差价省回来,肯定好卖。”
老陈心动了,他决定先少量进货试试。回到店里后,他把节能灯具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还做了一个简单的宣传牌,上面写着“新型节能灯具,节能又省钱”。
可是,几天过去了,灯具却无人问津。老陈有些着急了,他找来自己的侄子小陈帮忙分析原因。小陈是个大学生,对市场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叔,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宣传上。现在大家对这种新东西还不了解,你只是简单地写个牌子,人家根本不知道这灯具的具体好处。”小陈说道。
老陈觉得有道理,于是他让小陈帮忙重新设计宣传方案。小陈制作了一些详细的宣传单页,上面不仅介绍了灯具的节能原理,还列举了一些使用节能灯具后节省电费的具体数据。同时,他还建议老陈在店门口设置一个演示区,让顾客可以直观地看到节能灯具和传统灯具的对比。
经过一番调整后,终于有顾客开始对节能灯具感兴趣了。一位家庭主妇张大姐走进店里。
“老板,你这灯具真的能省那么多电吗?”张大姐怀疑地问道。
老陈热情地说:“张大姐,这绝对是真的。您看这个演示,这个节能灯具的亮度和这个传统灯具差不多,但是它的耗电量却少很多。而且您看这宣传单页,上面都有具体的数据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