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扬学
玉影轩,津门府最有名的楼,也是出了名的销金窟。
凭吴家兄弟的财力,除非他们手拉手去相公堂子也当一回并蒂芙蓉,傍上金主大款为他们一掷千金。
不然任他们器量再大,在没有财力的情况下,也休想在这里潇洒快活。
徐青确认再三,确定投鞋问路指的就是这条道后,方才继续深入探索。
起初他还以为这俩小子食髓知味,彻底学坏了,所以刚到府城就大肆挥霍,一头扎进温柔乡里。
可当徐青走进楼,却发现并非是他猜想的那样。
此时玉影轩里到处都是文人才子的身影,有不少擅长字画的书生还在围楼里当场挥毫,引来一众人等围观品评。
也有擅长诗词对联的文人,正在做对子或是站在灯谜前冥思苦想,试图解出答案。
徐青唤来小厮了解一番,方才知道这是科举考试前的老传统——“扬学”。
所谓扬学,就是要为自己提前造势,如参加诗会、文社,然后在期间显露才学,获得大家认可赏识,便是扬学。
此外,结交名流也是考生备考前的重要手段。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与有名望的人士交往,这样考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推荐和认可,从而增加自己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力。
只要在扬学期间打下声名,哪怕之后科考落榜,也可以凭借扬学时积蓄的名气,获得新出路。
玉影轩今日之所以这般热闹,便是因为举办了这场文会。
此时在场的所有读书人为了得到崭露头角,出人头地的机会,便个个如同开屏的孔雀,毫无保留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徐青眼看大家都身穿儒袍长衫,举止文雅,唯独自个格格不入。
心说这哪行,他好歹也是个有文化的僵尸。
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他便从山河图里翻出一把折扇,又找了件长衫换上,这才算融入进去。
府城文会连办三日,今天是第二日,各县各郡的才俊齐聚一堂,就连前来津门府巡视的太子爷,也为此设下三样彩头。
诗词第一者,得隆平皇年轻时的御笔诗作一副。
对出绝对者,得贡礼金樽一对。
此外琴画书法技艺超乎众人者,可得画仙南乔子雪梅图一幅、文绝齐仲书字帖一封……
若是有双才冠绝之人,太子则另赐千里马一匹,说是获赠马匹者来年进京赶考,可骑乘此马前往。
徐青来到扬学榜单前,上面刻录才子姓名的木制名牌正不断更新牌位。
旁边自有计分人员挪动悬挂的木牌顺序。
徐青打眼一瞧,吴家兄弟的姓名赫然在列。
“第一名吴志远,第二名庄子君,第三名吴文才……”
“啧!这俩人可真够有能耐的!”
徐青心里啧啧称奇,合着隔壁老吴家这是一门出了双凤凰,改天他说不得就要去问问吴耀兴,打听一下吴家祖坟在哪,也好长长见识。
这得是什么样的风水宝地才能养育出这样的人才!
来到文会席间,徐青刚刚现身,眼尖的吴文才就热切的招呼他过去。
“这位莫非是文才兄的朋友?”
有仪表非凡的才子上前问询。
也有书生上前笑曰:“吴家双子的朋友,想必也是位饱学之才。”
吴文才还没回上几句,一道胖乎乎的身影就挤到近前。
“算你有眼力,徐兄弟的才华与我不相上下,皆是抱玉怀珠之才。”
说这话的同时,朱怀安还贼兮兮笑眯眯的朝徐青挤了挤眼睛。
众人一阵哄笑,只因这小胖子刚进玉影轩就大呼小叫的要找姑娘听曲,似是不知这里正在举办文会。
有维持秩序的伙计想要上前驱赶,结果这小胖子开口就叫嚣着自己是长亭王府的世子,这下可好,管事嬷嬷定睛一看,还真就是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世子。
他们开门做生意的,不敢得罪王府,便也由着朱怀安胡闹。
不过在场的文人才子却不尽是这般,有些自诩清高的,可不管对方是不是世子殿下,该鄙夷时照样鄙夷。
唯独吴家兄弟和徐青没有这么认为。
自从一起逛过楼后,徐青便察觉出这位世子并非真如表面那般纨绔。
这小胖子演的太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