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嘉验收了修复城墙的工程,刘谨就要离开吴兴回家了。
此时已经是秋收季节,农活正忙,修城墙的壮丁也需要回家秋收,于是工地的壮丁全部遣散。这让不少壮丁恋恋不舍,难得一日三餐吃饱饭啊,此时的劳工还是太便宜了。
刘谨指示工头赵四柱,告诉他秋后还要盖商铺和修围堰,还需要壮丁,让他选好的工匠给透个话,秋后码头那边还要招工,这样便宜一些。
刘家带来的工匠有四人,赵四柱是拿总的工头,还有一个是管仓库账目的,余下两个是木匠头和瓦工石匠头。这四个人就能支撑起来一个小工程。
在这里建的砖瓦窑还不能放弃,自家盖房子的时候继续烧砖瓦。
。。。。。。
至正23年8月初,在秋收季节里刘谨返回了包家寨。
刘家宅里也有变化,刘谨离家去吴兴的时候他媳妇陈氏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现在又过了两个月,已经是大腹便便行动不便了。
传统文化讲究“孝”字当先,刘谨回家第一个要去见老太太,给老太太请安。
刘谨是老太太的大儿子,又是现在刘家的当家人,老太太当然会更多地关心他。他看到儿子身体康健,原先的担心放了下来,但还是问了在外面的生活起居。
说起陈氏身孕老太太在欢喜中露出一份担忧,她说:“这里穷乡僻壤的哪有什么好大夫呀,上个月我让刘义使人去南田请来杨大夫给你媳妇诊脉。杨大夫说是双胎。这可是喜事啊,可是也让人担忧。我跟杨大夫约定了,一个月后再请他来,直到生产过后再走。你就放心吧。”
刘谨:“有母亲操心定是妥稳的,儿子哪有不放心的?”
现在刘家常用的是个走方郎中,姓李。这还是初来包家寨的时候请过的大夫,医术也不错,也曾留住在刘家。
古代的医生基本上不分科,都是万能大夫,当然有的也有所侧重,比如这次请来的杨医生就侧重妇科。
刘家的老家在南田镇,也就熟悉哪里的情况,所以从南田请来熟悉的杨医生。
阎氏老太太说:“佛爷还是开眼啊,知道我每日念经礼佛也是照顾咱刘家,这不?老二媳妇也有身孕了,这可是喜上加喜啊!这几日你操持一下,我要去龙泽寺上香还愿,也要多准备布施。”
“是,儿子知道了,我让智空方丈定个日子做好准备。”
阎氏:“还有一件事情告诉你,你三弟今年已经十八岁了,要不是世道这么乱,早就该提亲了。上个月你媳妇的一个亲戚来提亲,说是巨浦镇一家乡绅,姓徐,说也是书香门第的人家。婚姻大事总要去相看才放心,可是你媳妇和老二媳妇都这样,只有我能动,说不得我老太太要走一遭,这件事你也要有所准备,年前总要办利索了才好。”
刘谨:“这也是好事,不过咱家在巨浦镇有铺子,可以使人先打探一下,知道一些底细才好。母亲放心,这事我能办好。”
巨浦镇与刘家有缘,绑架刘璎的祸首就是巨浦赌场的老板。陪小雨逃脱的豁牙林三八小林现在是巨浦篾匠作坊掌柜的,这就是刘谨所说的在巨浦镇的铺子,可以让他们就地打探徐家底细。
老太太还有话:“你媳妇这样子不能再管家务,本来想老二媳妇接手,现在她也在保胎,无奈只能是我老婆子了。如果我去巨浦镇相亲,内宅总要有人照应。男人们到底是不方便,所以我想让你的大女儿接手,她今年也有十二岁了,也该学习管家了。”
刘谨:“是!内宅的事就由母亲安排,刘琴还小,还要多教导她,让母亲操心了。”
老太太:“有你媳妇在身边教她不会出纰漏。”
其实现在的刘家人口很少,内宅的下人有限的就那么几个。只有老太太房里有两个丫鬟,其余各房均无。此外就是几个做饭的,做针线的,打扫庭院的等粗使仆妇。因此内宅管理就很简单了,只是一个账目和柴米油盐等开销。
。。。。。。
长房现在有三个孩子,长女刘琴,刘璎,二女儿叫珠儿,今年才六岁。现在刘璎的母亲怀孕,大腹便便的行动不便,又没有丫鬟伺候,于是他们姐弟几个人轮流伺候母亲。这样刘璎除了上学之外又添了家务,外面的事情还要管,因此也是整天忙忙碌碌的。
这一次据说又是双胞胎,不论是弟弟还是妹妹,出生之后长房的屋里就有的忙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